南西商圈人物誌|在地居民何友倫|南西繁榮的在地見證

2024-10-14 13:10

照片/沈姿妤|文案/洪如靜

傍晚的北風社仍不減絡繹人潮,伴隨著店內無人聲音樂,已經在南西商圈居住五年多的友倫跟我們分享他移居此處的歷程,以及南西商圈興盛對他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赤峰街一帶在疫情前就已具備小規模商圈的特質,挺過三級警戒的打擊後,心中山竣工又帶來了一波觀光熱潮,如今儼然成為台北市最受歡迎的逛街勝地。然而,對於在地居民來說,住商混合的區域迎來觀光熱究竟是好是壞呢?

▲ 由於店租便宜,許多小本經營的商家選擇承租二樓營業,推開古色古香的木門、爬上陡峭的階梯,彷彿即將探索一處世外桃源。

老台北風情|大同區一帶的發展潛力
友倫和太太住在南西商圈中的華廈已有五年之久,2019 年初時,當時尚未成為妻子的女友和女友家人選擇在台北尋找適合的物件置產,看過寧夏夜市與圓環附近的房屋,由於不喜周遭飲食產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因此轉向地價在台北市區相對便宜、鄰近又有捷運的大同區,最後選定位於南西商圈的套房,兩人則在 2019 年 4 月新婚後才搬進來長住。

在剛搬進大同區時,友倫發現由於鄰近林森北路的關係,有一些日本觀光客會從「條通*」遊覽到南京西路,順帶去百貨公司走走逛逛。赤峰街中也不乏別具一格的古著店,然而相較於現在餐飲業林立的盛況,當時咖啡廳或餐廳並非主流,多是家庭式早餐店等經營成本較低的店家,或是始終競爭激烈的美容美髮店家。由於商圈的經營模式和種類規模較小,因此會走進巷弄間探索的多半是次文化愛好者,雖開始累積聲量卻不如現在興盛,不會吸引大量群眾蜂擁而上。直到 2020 年疫情爆發後,封城不僅使得人潮銳減,不僅餐飲業者難以維持,服飾業者也難以出國批貨,因此使得部分店家面臨倒閉或遷移的結局;同時,一些老住戶因為年事已高不便繼續經營生計,故而選擇關店離開,店面的空窗是商圈樣態轉變的徵兆,慶幸的是,疫情並未使南西商圈重傷不治,仍有些微消費維持運營。

▲ 友倫向我們分享居住在南西商圈後見證商圈發展與繁榮的過程,早期多為探索條通的日本遊客或是次文化的愛好者才會造訪,
咖啡廳和餐廳不如現在密集。

* 編按:條通原為日文「巷弄」之意,分布在南京東路二段、中山北路一段、市民大道、新生北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域內。日治時期該區域為達官顯貴的住宅區,並發展出日式商店街的樣貌,諸如日式酒店、燒肉店、居酒屋等,時至今日巷弄中濃厚的日式風格仍吸引不少觀光客駐足。

商業圈新星|心中山帶來繁榮商機
2019 年 11 月心中山啟用讓南西商圈不僅成功克服疫情期間的低迷,2022 年 10 月台灣邊境解封後更是帶來新一波的人潮,不僅來此地旅遊的民眾越來越多,在地的商家型態也有所轉變。友倫回憶到以前商圈內多為維持日常所需的商家,因此和居民的連結比較強,但隨著部分商家離開和觀光發展後,有越來越多連鎖店或流行品牌進駐,比如韓式拍貼機、K-MONSTAR 等潮流店鋪。韓流的魅力讓該店時不時有大量的排隊人潮,儘管韓流進駐帶動周遭產業發展,商家和居民間的情感連結卻也變得稀薄。

商圈轉型需要汰舊換新,新商家得以尋得合適店面,一部分是因為屋主多半會在疫情期間整理空屋,再陸陸續續租給新進的商家;也有些是隨著租金提升,舊商家負擔不起而離開進而空出店面。提到剛入住時的回憶,友倫想起某中式料理的現址原本是一名阿嬤居住,這名阿嬤是當地人熟悉的老住戶,因為她的打扮十分亮眼醒目,又時常伴著十幾隻洋娃娃坐在自家門前,一整天下來逕自盯著路過的行人看,因此成為當地居民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觀光客越來越多,過去能漫步在巷弄間的悠閒時光不再,友倫和太太越來越少去過去熟悉的商家消費,總要抓緊剛開店或即將打烊等人潮較少的時間上門,否則就要擠在滿滿的排隊人龍中。

▲ 南西商圈中多有狹窄巷弄,尤其馬路上的違停車輛更縮減來往空間,時常出現人車爭道的現象,尤其在假日尖峰時段更為嚴重。

交通亂象多|狹窄巷弄內的人車爭道
商圈的發展除了讓許多大眾品牌進駐以外,商業化吸引的觀光人潮也對當地交通帶來不少困擾。尤其赤峰街一帶多是六米或更狹窄的巷弄,旁邊如果有汽機車違規停車就顯得更加擁擠,但由於此區並非行人徒步區,因此常常可見人車爭道的景象,尤其是一到了週末的尖峰時段,附近住戶要開車進出幾乎是寸步難行。

友倫認為人流量變多、車流量也會隨之增加,儘管有些人會認為車輛不應該進入這麼狹窄的巷弄內,但除了觀光客搭計程車要下車外,當地住戶要返家也必須開車或騎車通行,有時駕駛速度較快就會險象環生,行人們多半只能自求多福。然而,觀光區域的交通困境可以藉由政策管理改善,憶起曾經至捷克老城區遊玩的經驗,友倫提到當地就有規範僅供在地居民開車通行,並且會設計路擋或設施阻絕非在地居民進入。南西商圈周遭如果無法區隔居民與遊客,或許也能在路上設置標誌禁止超速,盡可能降低車速過快時可能帶來的危害。

除了交通以外,商圈的發展與人潮也會加重噪音問題,像友倫和太太一樣對聲音敏感的住戶,每到週末人聲鼎沸時就會緊閉門窗,或是離開赤峰街區域,平日裡偶爾也有零星的吵雜聲,但因為不會打擾到作息因此較能接受。令我們訝異的是,儘管南西商圈現在有越來越多餐飲業商家,但卻沒有產生太多環境衛生的問題,儘管過去偶爾會出現商家等垃圾車時,將廚餘放在外頭而散發惡臭,或是有住戶丟垃圾時沒丟準散落一地導致髒亂,現在此現象也已改善許多。

住商混合區|商家與居民共好的願景
友倫和太太在南西商圈居住的期間也會去咖啡廳工作,或是去餐廳用餐,儘管他們不會特別和商家聊天搏感情,但也注意到這裡有別於台北市其他區域的獨特之處。比如友倫分享赤峰街中很多汽車零件行,裡頭開店的阿伯中午時會直接拉水管在外面洗便當盒,日復一日的生活節奏成為城市小民的寫照,又或是附近的廟宇會在小巷弄內封街辦流水席,或放電影與居民同樂,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日常打破我們對於都市人冷漠薄情的想像。

對於此次南西商圈大量商家被檢舉的新聞,其中被檢舉的也有友倫與太太常去的店家,但他對於建商投資的說法抱持懷疑態度。他承認確實有建商在承德路附近投資建設基地,並且已經在陸續建設大樓、開出高額房價,但大馬路才有開發的潛能,附近華夏多半是比較大的建商或是地主自建。相較於承德路,如赤峰街這樣的小巷弄開發基地不足,使他難以想像有建商會想花錢投資這片區域。雖然不知道這次的大規模檢舉究竟出於哪種目的,但這並非第一次出現商家因被檢舉而撤離南西商圈,友倫說明約在 2021、22 年左右就已有零星商家因被住戶檢舉或不堪負荷高額房租而搬遷,可見住商混合確實仰賴商家和居民的和諧相處。

南西商圈的觀光人潮雖然會給住戶帶來困擾,但政府當初也花了許多心力在建設心中山,要維持繁榮難以只靠市集,更需要有一定的討論聲量,因此比起飲食業可能造成的環境衛生疑慮,更應該要處理交通繁忙帶來的問題,包含不要違規停車、讓住戶可以安全行駛,並且在人來人往的區域也應增設無障礙設施,讓年長者和身障者能夠安心通行,打造友善城市。商家能和居民雙贏對友倫而言是最理想的局面,交通安全不只是讓住戶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遊客也能享受高品質的旅遊體驗,使南西商圈能真正成為台北市住商共好的典範。


延伸閱讀
全球最酷的 40 個街區 – 南西商圈該何去何從?帶你一起來認識南西商圈發生什麼事!

回到上一頁